遭遇疫情***嚴格管控、地產暴雷,又經歷房地產調控和疫情結束,2022年是個不平凡的年份。家居行業整體陷入增長疲軟態勢。而進入2023,復蘇、回暖、反彈并未像想象中如期而至………一年過半,2023年下半年會好嗎?
隨著家居行業主要上市企業2022年財報和2023年一季度報的披露,本期獨sir家居對76家家居上市公司業務數據進行了梳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營收凈利潤雙雙縮水企業達到半數(38家),各賽道表現分化明顯,大家居、整家定制仍是風口,降本增效、數字化轉型成為2022年企業主流動作……2023年一季度,家居企業總體數據略見起色,但反彈并不明顯,回暖尚需時日。
2022年,定制企業整體增速放緩,歐派家居、索菲亞、志邦家居、***廚柜,僅4家企業實現營收正增長。
定制家居的梯隊位置也在發生變化。
傳統定制三巨頭中,尚品宅配掉隊明顯,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2022年錄得***大營收跌幅-27.3%,凈利潤僅為0.46億元,同比下滑-48.39%。與此同時,志邦家居營收規模逐年增長,并在2022財年***超過尚品宅配躋身定制前三。
另外,從數據上看,規模、營收增速雙雙***的歐派家居也僅錄得同比增長9.97%,行業整體放緩,進入個位數增長階段。
2023年一季度,頂固集創營收超20%,志邦家居和***廚柜個位數小幅同比增長,其余6家企業營收仍不及去年同期。
2022年頂固集創實現營業收入10.73億元,同比下滑17.32%;歸母凈利潤2466.44萬元,同比增長129.08%。
在存量房時代來臨以及大宗渠道失速的當下,定制企業亟需通過新渠道,產品延伸,整家定制等模式創新尋找新增點。據觀察,定制企業中5家企業木門業務實現增長,志邦家居、好萊客更是實現雙位數增幅。
同時,優化大宗業務的占比、發展零售端也成為定制家居企業的普遍做法。
隨著跨界者不斷涌入賽道,門窗市場競爭加劇。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已有近50家企業跨界門窗,探索門墻柜一體化業務,包括上述提到的定制家居企業也紛紛積極入局。
受此影響,門窗企業利潤普遍收窄,6家企業中僅夢天家居和森鷹窗業盈利,其他四家企業2022年虧損。其中,豪美新材、江山歐派、王力安防凈利潤同比降幅超100%。銷售額增長疲軟,企業費用成本沒有明顯降低,從而盈利能力減弱。
王力安防22年年報及23Q1季報
江山歐派凈利潤下降-216%,年報解釋為工程渠道客戶2022年度應收款項計提相應的信用減值損失所致。進入2023年,門窗行業盈利能力好轉,除海螺新材、森鷹窗業外,其余4家企業錄得正利潤。越來越多門窗企業開始向家裝、向經銷商、向線上渠道尋找流量。
門窗企業不再受限于單品競爭,以夢天為例,企業提出“夢天木門”向“夢天木作”升級,探索全屋定制領域。2022年,企業門類營收超8.20億元,柜類營收約2.67億元,墻板營收約1.78億元,墻柜類產品營收占比增加。
2022年,有不少定制家居高管跨界進入門窗行業,未來門窗企業能否繼續通過門墻柜一體化的定制業務延續增長值得期待。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國已有42家裝飾公司發布了相關破產文書。受疫情等多方面影響,2022年裝飾裝修企業日子不好過,家裝企業野蠻生長的趨勢不再,行業進入存量博弈時代。
營收來看,金螳螂營收超200億行業***,其中,裝飾業務營收約186.32億元,同比減少17.11%,占營收比重85.42%。江河集團、亞廈股份營收過百億。亞廈股份成為9家企業中***一家營收凈利潤實現雙增長的企業。
東易日盛、中天精裝、名雕股份則經歷雙降。
東易日盛2023年***季度財報
東易日盛凈利潤同比降幅超1000%。不過,進入2023年,東易日盛業績實現了明顯改變,營收約5.54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47.89%。歸母凈利潤虧損約9029萬元,調整后同比增長62.94%。
財報顯示,9家企業資產負債率均高于50%,頭部裝企也面臨資金鏈緊張。廣田集團、全筑股份更是于2023年年初發布公告表示或有被實施“退市的風險警示”。
數字化轉型依然是裝企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徑。
2023亞廈裝飾財報披露
亞廈裝飾參股了*** 3D 建筑打印***企業-盈創科技,同時,控股國內智能化系統集成龍頭企業-萬安智能,利用資本優勢整合上下游,營造“一體化”大裝飾格局。東易日盛則在上半年加速數字化戰略落地,將真家設計軟件與 DIM+系統對接,同時運用星耀 SAAS系統實現了全流程數字化交付。
根據沙利文數據,2021年家居賣場渠道銷售額占比35.8%,仍為家居銷售***主要的渠道。不過,疫情、線上渠道等多重因素的沖擊下,家居賣場表現低迷。
盡管如此,賣場在過去一年的表現也不乏亮點。
三家企業全年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但即使盈利下滑***明顯的紅星美凱龍也保住了近7.5億元的凈利潤。另外,富森美毛利率***高,達到68.96%。資產負債率表現上,紅星美凱龍近三年連續下降,“輕資產、重運營、降杠桿”戰略效果逐漸顯現。
紅星美凱龍財報數據顯示圖源:光大證券研究報告
大消費業態布局轉型層面,紅星美凱龍年初啟動了“超級百 Mall”布局,采取了“大店策略”,將電器定位為***戰略品類。截至2022年底,紅星美凱龍已在全國布局150家智能電器生活館。預計未來,企業對這一品類的拓展還將加速。
高度依賴房地產的建陶行業正經歷從增量向存量市場、工廠到用戶時代的轉變。
上游產業生產要素成本上漲,下游依賴房地產使得現金流周轉出現壓力。陶瓷衛浴上市企業2022年末,資產負債率簡單平均值達到45.37%,在家居細分行業中排名居高。
統計10家主要陶瓷衛浴企業,僅松霖科技實現營收同比個位數增長,其余9家企業均營收下滑。
盈利方面,箭牌家居以5.93億元凈利潤居首,4家企業虧損,7家企業利潤同比下滑。
3月29日,國內建筑陶瓷巨頭蒙娜麗莎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
其中,蒙娜麗莎上市來***實現年度虧損。帝歐家居上市以來首虧超15億,同比下降2282.82%,營收下滑33.11%,下滑幅度僅次于四通股份的-37.27%。
帝歐家居解釋營業收入2022年度大幅下降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工程業務營業收入大幅下降。這也一定程度表明了陶瓷衛浴企業的業務結構和渠道分布亟待優化。22.65%的平均毛利率表明行業盈利能力表現也相對平庸。
對此,陶瓷衛浴企業重點在產品創新方面下功夫,將降本增效、提質創新作為調整重點。
箭牌家居財報
其中,箭牌家居下半年進行了銷售價格調整,以及公司智能產品(尤其是智能座便器)銷售占比提升,產品毛利率結構得到改善。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大對智能產品的相關投入,提升智能產品的銷售占比。
海鷗住工提出推動“三精兩化”,降本增效,加強經營性現金流和利潤管控,逐步實現公司盈利能力和經營質量的提升。惠達瓷磚推出“防滑IP”并提出“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年輕化”的品牌戰略升級方面。2023年一季度,惠達衛浴凈利潤增長超133%。
相比其他分行業,軟體家具企業盈利表現較為穩定,盡管大部分企業營收小幅收縮,但6家企業2022年全部實現盈利,半數凈利潤同比上漲。
顧家家居以180.1億元營收,18.12億元凈利潤規模位居軟體家具榜首,其營收規模拉開第二名的夢百合(營收80.17億元)近100億元。在軟床床墊版塊,2022年顧家家居實現營收35.57億元,同比增長6.56%。
慕思股份同比小幅上漲 3.27% 至 7.09 億元。不過,慕思毛利率水平達46.47%遠超平均水平,相比于夢百合、喜臨門60%上下的資產負債率,慕思維持在25%的水平。毛利率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至46.5%,主要受益于公司降本增效持續推進,以及2022年7月提價動作,疊加原材料價格企穩略有下降。
根據慕思股份公布的相關財務信息顯示,公司存在10個財務亮點
2022年顧家新一代全屋定制+發布,5月份進入整裝賽道,成立顧家星選提升整家定制銷售,成為***市場風向的關鍵動作。財報顯示,顧家家居繼續堅持“1+N+X” 的渠道戰略,將加快融合大店/品類勢能店的布局。
除了顧家家居,慕思股份等企業也相繼提出“整體睡眠”概念,夢百合、喜臨門則選擇深入智能睡眠撬動“睡眠經濟”。
2023年一季度,喜臨門錄得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其余企業則經歷短暫下滑。
家具企業中,半數企業2022年虧損,美克家居凈利潤同比下降230%,降幅***大。永藝股份凈利潤同比上升84.86%至3.35億元排名***。浙江永強則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不過,毛利率來看,美克家居42.21%居榜首,浙江永強則僅為17.2%。
永藝股份表示營收減少而凈利潤增加是因辦公椅、沙發、休閑椅等主要產品毛利率上升明顯。企業表示將通過持續推進降本增效,達到盈利能力的提升。
中證智能財訊 浙江永強(002489)4月29日披露2023年***季度報告。
進入一季度,浙江永強凈利潤大增近200%至4.06億元。企業表示,原材料價格下降、精益降本、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影響推動主營業務毛利額較去年同期增長,毛利率同比上漲。
盡管2022年整體家具板塊營收表現不如意,不少企業仍做出了種種轉型嘗試,如進軍全屋定制、高端定制等。亞振家具就在打造“全屋定制家具+活動家具+整體軟裝設計服務”的融合空間產品結構和終端店型。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約實現10000平方米門店升級,打造整案項目營銷。
廚電整體業績承壓,卻相對其他分行業更顯韌性。2022年7家廚電企業全部實現盈利,其中老板電器、億田智能營收凈利潤雙增長,萬和電氣營收下滑,但凈利潤大漲53.53%至5.5億元。
廚電行業毛利率水平較高,均值超過40%,且資產負債率均低于50%,相對健康穩定。一季度,整體營收凈利潤趨勢相似,沒有形成明顯回暖跡象。
面對增長壓力,傳統廚電和集成灶企業,都在通過擴張品類,多元經營來尋找新增突破點。
中證智能財訊 老板電器(002508)4月26日披露2023年***季度報告。
以老板電器為例,2022年集中發布了新一代高性能集成灶、超薄油煙機、大容量蒸烤炸一體機、洗消一體機、創造者套系冰箱等產品,實現廚房電器品類全布局。
華帝提出“好用、好看、好清潔”的“三好”廚電產品標準,并深化“家居一體化”戰略,依托“套系廚電”和“集成化廚電”兩大解決方案。其集成灶業務在2022年實現營收0.74億元,同比增長40.57%,增速跑贏行業。
拓品類之外,浙江美大、萬和電器等企業也在加碼數字化轉型,尋求數字化賦能。
地板行業增長壓力較大,2022年四家主要地板企業營收凈利潤同比全部下滑,僅大亞圣象、菲林格爾錄得盈利。平均毛利率不足17%,目前地板品類的附加值亟待提升。
梳理年報,一些地板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地門墻柜一體化,通過拓展業務賽道,走多品類的擴張路線,提升企業競爭力。
數據顯示,德爾未來的地板類和定制家居類產品營收分別約為10.11億元和8.63億元,占營收比重幾乎持平,分別為51.25%和43.73%,定制家居類產品逐步發展為德爾未來的主要業績來源。
大亞圣象則是在地板、板材兩大支柱的基礎上,同時探索了木門、定制家居、門窗等新業務。
5家家紡上市企業中,除夢潔股份外,其余4家均實現盈利,但利潤同比去年不同程度縮水。羅萊生活、富安娜兩者凈利潤差距縮小,2021年,富安娜凈利潤比羅萊生活少1.67億元,2022年差距縮小為0.4億元。
營收方面,羅萊生活再居榜首,為53.14億元,孚日股份以52.48億元位列第二,營收較上年同期上漲1.77%,成為***營收同比增長的家紡上市企業。
國際環境錯綜復雜,消費需求恢復尚待時日,家紡企業加強線上布局尋求新的增長點。
為聚焦線上業務發展,夢潔股份董事、總經理黃惠華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職務并兼任湖南夢潔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負責公司線上業務的運營。
同時,大健康、睡眠科技等熱點領域的積極探索也為行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作用。
水星家紡在年報中稱,公司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重點打造健康、環保、生態的科技類產品。羅萊生活專注開發新材料及新功能,已達60種以上。羅萊研究院則在自主研發同時與外部專業機構長期合作,研發項目涵蓋纖維材料、功能助劑、黑科技面料、羽絨科技等多個領域。
40年來被房地產帶節奏發展的家居行業,迎來了一個要自己趟路的新時代。
過去的40年大多數企業的成功是因為時代物質匱乏的人口紅利,拼的是老板個人的運氣膽量,那個時代一個人就可以是一支隊伍,今天拼的卻是隊伍,是組織的綜合實力。
有一位創業的朋友說,如果今天企業還在和“老錢”“舊錢”政府補貼的錢、欠你的錢打交道,結果會失望居多。但如果你和“新錢”多打交道,你會感覺到希望居多。這里的新是新代際、新思維、新生活方式、新技術,企業如何讓自己年輕化,站在新生活的一面,而不是看到的都是問題,今天整下這個,明天整一下那個,重懲罰輕引導,重管制輕服務。結果是什么都正確無比,但活力卻在消失。在眾多不確定的迷霧中,市場自然回暖并不會在祈禱中降臨,讓企業保持活力地存在就是***大的競爭力了吧。
在行業整體發展失速的當下,一撥行業整合和深度變革也在悄然發生,專業賽道的品類融合發展、頭部企業組織架構大動作下的整家趨勢、行業圍墻在不斷打破和重組中,痛并充滿了新機會。